阅读,是一项历史悠久,而又经久不衰的活动。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书籍,在古今中外也广受好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或许少年时期的我便是因为在这样耳濡目染下,开始变得“爱”读书,与其说是“爱”读书,倒不如说是爱“读书人”所承载的那一种文化符号。一个“爱读书”的人,总会被身边的亲朋好友所称赞,因为大家都认可,认可“书”的价值,来给“人”做背书。但是那会儿我并没有遇到什么“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归到我的名下。不过也“因祸得福”,在老师眼里我变成了一个爱读书的小孩,也成了众多家长口中的“乖孩子”“好学生”。其实我心里对书是没有什么感觉的,看过一些文字也觉得毫无波澜,看过也就看过了,不过好歹也开始看书了。那会儿读的书也杂,什么《金刚经》《孙子兵法》《朝花夕拾》《简·爱》《海底两万里》《十大未解之谜》《哆啦A梦》《蜡笔小新》等等。反正没事就到书店里去转悠,看懂的看不懂的都翻翻,回想起来也没能构建起来什么对书的认知,也就只是翻翻而已。
要说真要对书构建起什么具体的认知,应当是初高中那一块时间。那会儿开始有了几分明确的目的,喜欢进行专门类别的阅读。初中那会儿就净读心理鸡汤,那会儿也流行,毕竟青年期,念念心灵鸡汤,读读老庄,看看三毛。总能让自己感动一下体现出自己对世界有多么豁达,毕竟在那会儿,较少的社会阅历总是可能把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看得很重要,然后又把看起来很重要的事情再放下来。举重若轻,总会有一种道就在脚下、泰然自若的错觉在。到了高中,或许是空洞无味的心灵鸡汤读多了,感觉世界开始变得虚无了起来“世界上究竟是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吗?”“蝴蝶真的会梦到人吗?”“天和地、山和海真的一样平一样高吗?”如果世界都那么相对,那么一切的目的又在哪里?当然,那时并找不到答案。但是觉得那种垃圾是读不下去了,转向了研究经世的一些书籍,如一些非专业的经济学、社会学书籍。既通俗易懂,又能增长自己的“见识”,反正各种名词术语脱口而出同学朋友只会说“听不懂,但是感觉你很厉害”。对于用来满足虚荣心的我来说,这些名词用不用得上无所谓,但是能拿得出来唬人。当时已经有了数据爆炸的概念,就觉得知道的名词越多,自己就越厉害,但是也会因此而焦虑。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殆矣。又或者可以直接开始摆烂。至少能摆到大学,那会儿也还是比较嫌弃光有概念,但不系统的知识。毕竟每一个学科的每一个名词,在其学科当中都有一定的位置(特指人文学科),正如马晓芳教授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不将其放到哲学史的位置上是无法完全看到它的全部价值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至今在学习方面还是坚持着尽可能系统性的专题阅读,而放弃捡概念式的乱读。虽然获得感与成就感大大降低,这样系统性慢慢品读的方式很难像之前大包大揽学习各种概念一样有一种饱腹感。这时我阅读的内容会倾向于哲学方面的书籍,沉迷于一点一滴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框架,梳理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在历史上存在什么位置,在我的立场上看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何用这些思想去击溃以前的思维盲区,让自己走出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进而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路,让生活充满意义地活下去。我在现象学等一系列近、现代思想中寻到了比较令我满意的解释:生活的意义便是生活本身。意义并不是脱离于现象而存在的一种“本质”性的东西,而是依附于现象本身,根据事物现象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出来之物。这时,我的阅读方向又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读自己想读的书就好,重要的是读书的那一个过程,以及在读书过程中对自己的对象化理解。似乎我回到了小学时来者不拒的状态,不限题材的进行阅读,但是又有那么几分不一样的地方在。
以上,就是我阅读的经历。文到此处,不禁想起本文的主题:阅读改变了我。阅读改变了我吗?我在阅读的过程中,确实不断地获得了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这是不是意味着“我”被改变了呢?或者说,以前的我又是什么样的“我”,而阅读后的我又是什么样的“我”,或许我没有办法分辨清楚。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的我当然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也正如阅读的方式或许也已经不再是以前那样的阅读方式。但也就能说明我不再是我了吗?
这时我发现,想要分享阅读对“我”的改变似乎触碰到了一种不可能性——一个人没有办法确定自己的改变,因为人的认识往往是回溯性的,人这一生未曾改变。在《水浒传》一百一十九回中鲁智深坐化前写的一段偈语:“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人的一生做过诸多选择,诸多事情,有过诸多想法。这些诸多选择、诸多事情、诸多想法但拿出来,并不能构成对一个人的说明。比如隔壁张三吃饭,门口老刘也吃饭。同样是吃饭,张三并不能跟老刘画上等号。因为张三和老刘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人即使做了一样的事情,也是两个不一样的人所做的两件事情而非一件事情。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因为他的生活环境的不同,被赋予了空间性与个人性。同时,又因人生经历的不同而被赋予了时间性。空间性与时间性的存在,让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打上了其专属的标签,直到临终前的一刻,把所有所行之事进行回溯性总结,方才可以得出对于一个人的定义。每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成为他自己的过程,而非“改变”,改变是一辈子的事情。
那么在无法确证阅读能否对我进行了改变,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呢?阅读的意义是生活,一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生活,将阅读和自己的生命绑定在了一起。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所凝视的,所发现的,所感悟到的,正是对象化了的自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自我的反思,以铜为镜子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也正是全民阅读的意义之所在,书籍中记载的是什么,是无数人的所思所想,是他们呕心沥血所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如果将全国、全世界的人看成一个整体,那么书籍所记载物之总和,便是人类精神之总和,这些人类精神可以回溯性地构建出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兴衰。当一个人在阅读一本书时,他的思想、他的生命是与伟大的人类精神所深深的绑定在一起的。此时他的思考,便成为了人类或者用黑格尔的话讲便成为了世界精神的伟大反思力量,推动着我们的国家,拥有着无穷的动力向前进行着辩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