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放管理处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四个强化”推进“四强”党支部创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共促,2024年被评定为“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四强’党支部”。
一、强化思想建设,推动政治功能强起来
切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策划并高质量落实党员大会、党课、党日等活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聚焦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开展“主题党日+”“党建+志愿服务”等活动,做到严肃活泼,注重实效。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党员干部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每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北海深海排污设施建设、打造平陆运河绿色工程、环评审批服务、排污许可监管等重点工作中主动作为,以更优质的要素保障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使命担当,推动书记责任担起来
支部书记认真履责,注重带队伍,定期同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加强传帮带,帮助大家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学习、工作上既当好示范员,又做好引路人,团结支部党员干部学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环评审批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支部书记带头扛稳责任,紧盯整治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滚动式整改,以问题破解检验支部书记履职成效。先后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题教育评估工作、在2023年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党的建设年中工作会议、2023年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新进人员培训班平陆运河青年枢纽现场教学点作典型发言。
三、强化能力提升,推动党员队伍强起来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让党的政治理论、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等教育鲜活起来,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结合组织生活会,深入细致查找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细化整改措施、抓实整改;强化纪律教育、廉政教育,结合今年查出的反面典型案例,通过处室例会以及日常谈心谈话、集体谈话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强化干部队伍防腐意识,守住廉洁自律底线;积极参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的各项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带头做表率、自觉做示范、履行好岗位职责,取得积极成效,环评处获得2022年机关优秀处室,环评处党支部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李亮光同志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公务员,记三等功,韦卫华同志2023年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
四、强化党建引领业务,推动作用发挥强起来
以服务“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实绩作为检验“四强”党支部创建成效。不断优化环评审批。组织党员深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调研,研究制定《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环境要素保障若干措施》,引导东部地区石化、钢铁、有色、造纸、重大制造业项目向环境容量大、有市场的广西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助推项目顺利落地。研究下放自治区级环评审批权限到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扩大园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范围、提高审批主动性,实现“园区事园区办”。靠前服务实体经济。组建党员专班牵头组织开展河池市壮大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敢于动真碰硬,直面各类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积极推动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在2023年广西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总结大会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为先进集体获得表扬,在千家企业满意度测评中位列区直单位前列。2024年以来,已走访调研4个重点园区、25家重点企业、21个重点项目,收集解答各类问题80个,办结率100%。服务重大项目环评。党员骨干带头多次到生态环境部对接,全力推进我区重大项目落地。黄桶至百色铁路、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等环评和北部湾港、梧州港总体规划环评获得生态环境部批复和审查,其中推动黄桶至百色铁路、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环评审批,自治区主要领导都给予了表扬和肯定。深入基层纾困解难。组建以党员为主的服务基层振兴实体经济调研组,深入广西14个地市走访调研,对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在环评审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排污许可等方面服务实体经济遇到的120余个问题和需求进行答疑和交流。
下一步,环评处党支部将继续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着力党建业务同向发力,努力建设坚强的支部战斗堡垒,以高质量党建推进环评审批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