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请问这道题该怎么做呢?”“我来为你讲解……”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苏丽云牵头搭建了免费线上助学平台,组织青年志愿者采用线上视频方式,为易地扶贫搬迁户、留守儿童以及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的子女答疑解惑,以减轻疫情停课带来的影响,帮助家长解决辅导孩子功课的问题。“遇到不懂的或者不会的内容,小朋友们将作业拍下来发给志愿者,志愿者们会查看、标注,再返回去。如有疑问的,我们就进行视频讲解,直到他们理解透彻。”苏丽云介绍道。
发起人苏丽云是一名支教老师,也是一名“95后”西部计划志愿者。她曾连续三个暑期到桂林、玉林等地的山区小学义务支教,筹措资金为当地援建图书室,这也为她后来开办“四点半课堂”积累了丰富经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苏丽云在参加了西部计划项目后,协助桂林市雁山区南区安置点打造了桂林市第一个自治区级“广西青空间”,并以青空间为主阵地,扎实开展“七彩四点半课堂”系列活动,在易地扶贫搬迁领域主动作为。
苏丽云通过日常联系群众得知,部分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为解决这一难题,她组织引导高校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儿童进行课业辅导、拓展课外知识。“四点半课堂”活动开展了一个多月后,她又借鉴三年支教经验,建立微型图书室,开展“诵读国学经典”“读书分享交流会”等活动;购置体育器材、美术书法用具等,开办书法、绘画、音乐等兴趣班,助力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为青少年提供了健康有益的成长空间,也给当地提供了便民助民的活动基地,切实发挥了引领、联系、凝聚的作用。
“不管是什么身份,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希望能趁着自己年轻,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悔青春”。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后,苏丽云从一名山区小学支教老师、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成为了一名在公路上保障畅通的公路人。
“小心!边坡的落石滚下来了!”苏丽云对正在抢险保通的养护工人喊道。2022年6月,广西贺州汛期比往年更为凶猛,强降雨导致323国道、207国道多地出现塌方滑坡险情。苏丽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到一线去采集塌方信息。
2022年6月20日晚,受特大暴雨影响,国道323线八步区黄洞路段发生4处塌方,塌方数量达4000余立方米,造成道路交通全幅中断,有数公里长的车辆堵在路上无法通行。在暴雨冲刷下,边坡泥石松散,不间断地滚落,铲车刚铲出一小条空道,很快泥石又落了下来。经过苏丽云和同事们三小时的共同奋战,道路终于恢复了半幅通车,解封路过的司机纷纷道谢,竖起了大拇指。哪里有塌方,哪里就有公路人抢险保通的身影。“每每回想起那段时间,心底总是泛起一阵感动,应急组的养护工人24小时轮番战斗,每到雨季,都是公路人的不眠之夜。”想起那晚的暴雨寒风,苏丽云竟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在塌方抢险一线采集灾毁信息,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协助开展“情暖旅途 温暖回家路”“平安春运保畅通”等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养好公路、保障畅通、尽己所能、服务社会”已成为了苏丽云新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