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意义
近年来,自治区信访局接访处党支部立足服务一线,把坚守人民情怀、坚持事心双解贯穿于来访接待工作全过程,把心贴近人民,紧扣中心大局,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着力打造“清廉信访窗口”,全面提升信访工作质量和社会公信力,给群众营造“到家的感觉”,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做法措施
(一)突出政治引领,在提高政治站位中增强为群众办实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治区信访局接访处党支部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守“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不断增强为群众办实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支部认真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主题党日、“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和“文明示范岗”“岗位能手”评比活动等信访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定期学习和日常学习、网络学习等结合起来,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在急难险重中历练党性。
(二)强化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清廉文化氛围。把清廉文化融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教育基地、文化长廊、党员政治生活活动室、网站专栏等,推动清廉文化进机关,实现清廉文化宣传全面、广泛、有效覆盖。在自治区信访局门户网站开辟宣传专栏、办公大楼电子屏幕、展板、走廊均覆盖清廉文化展示内容。同时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充分运用学习交流、宣讲报告等方式学习宣传全区信访系统先进人物和事迹,发挥勤廉榜样的带动作用,让清廉文化滋润干部成长,发挥廉洁文化提醒监督作用。
(三)坚持问题导向,在创新守正中夯实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基础。自治区信访局接访处党支部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支部党建与接待群众来访业务相融合、双促进。创造性组织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推动全区各级来访接待单位聚焦信访“三化”建设开展创建活动,全区普遍营造“到家的感觉”。创造性搭建信访心理服务与研究平台,挂牌成立全国首家集科研、实践一体的综合性信访心理服务机构“广西信访心理服务与研究协同中心”,有效推动我区信访与心理学科实现融合提升。创造性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接访处党支部党员争当教员,做好传帮带,短时间内参训人员服务信访群众的能力大幅提升。
(四)对标人民满意,在切实为民解难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水平。自治区信访局接访处党支部始终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本职工作,切实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作为自己的大事要事。坚信群众来访是信任之访,认真落实首接首办制,做到“来访必接、来访必谈、来访必登、网上留痕”。坚信信访问题有解论,通过视频接访、联合接访、领导下访等方式推动化解了一大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坚信“群众满意”就是工作的标尺,用好精准督办的“指挥棒”,灵活运用网络督办、电话督办、约谈督办、实地督办等督办形式,针对重点领域来访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开展督办,做到真督实督、及时督。
三、主要成效
(一)来访接待工作有新成效。自治区信访局接访处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上率下”,健全完善自治区领导接访下访服务保障机制,通过主动带案下访、视频接访等方式开展接访下访活动,零距离听取群众诉求,落实包案化解责任,确保来访接待工作取得新成效,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仅2021年,自治区领导参加接访下访活动64人次,接待群众70批181人次,现场协调解决信访事项84件;全区各级领导通过接访下访活动协调解决案件62330件。
(二)群众满意度有新起色。聚焦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精置接访接待场所,建设“清廉信访窗口”,营造“到家的感觉”,推动各级群众信访服务中心(站)升级改造。目前,市一级来访接待场所普遍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县(市、区)级达到200平方米以上,为来访群众提供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不断打造善做群众工作的专业化队伍,进一步提升接访窗口服务接待水平,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严格落实“来访必接、来访必登、来访必谈、网上留痕”等工作要求,实现“精研业务、精细接谈、精准疏导”、“营造‘到家的感觉’”等接访工作理念在全区多地共同实践,据统计,初访事项服务评价满意率普遍达90%以上。
(三)“最多访一次”工作有新突破。自全区开展“最多访一次”工作以来,取得了重大成果,全区信访总量连续三年大幅下降,促进信访形势平稳向好发展。全区信访秩序保持良好,群众到自治区信访局集体上访和越级访人次大幅下降,全区信访“金字塔”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1年,全区累计有19个区直中直驻桂单位、12个设区市、56个县(市、区)来访接待窗口被评为全区信访工作人民满意窗口;累计有“三无”县(市、区)76个,示范县(市、区)7个,数量全国领先。
四、经验启示
(一)建设“清廉信访窗口”,政治引领是关键。自治区信访局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文件作为指导工作开展的关键支撑,印发《关于开展清廉机关建设的实施方案》(桂信通〔2022〕28号),明确建设“清廉信访窗口”工作目标、要求、责任等,接访处、办信处负责具体实施,清廉机关建设专责小组负责督促指导,抓关键、指方向、强监督的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有效避免多头指挥、资源浪费、责任错位等,不断深化拓展“清廉信访窗口”建设。
(二)建设“清廉信访窗口”,阵地建设是基础。阵地建设是建设“清廉信访窗口”的重要载体,是清廉建设最直接的体现。接访处党支部通过文化长廊、网站专栏、电子屏幕、展板、走廊等载体展示清廉文化,营造浓厚为人民服务的清廉文化氛围,展现了“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责任担当。建设“清廉信访窗口”,必须把硬件基础打牢,不断的优化接待场所建设,为来访群众提供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
(三)建设“清廉信访窗口”,问题导向是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作为开展信访工作的第一抓手。接访处党支部创造性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搭建信访心理服务与研究平台、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高质高效开展信访工作,不断强化信初访办理,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处理结果让群众满意,真正实现群众“最多访一次”。同时强化重复信访督办,灵活运用各种督办手段真督实督,推动信访积案妥善处理。
(四)建设“清廉信访窗口”,人民满意是根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接访处党支部注重加强接访干部服务水平能力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充分调动接访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人民满意”开展信访工作,严格遵守《来访接待业务工作规程》等接访接待要求,逐步形成态度良好、工作流畅、人民满意的工作机制,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打造人民满意的“清廉信访窗口”。
执笔人: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