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深入贯彻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党建赋能为突破口,强化数字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效能,推动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数字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数字政府体系、数字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和引擎日益强劲,为推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党建赋能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况
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聚焦党建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定位和作用,切实发挥党建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用党建统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各环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治领航,把准数字经济发展方向。突出党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统一领导,发挥党建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确保数字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一方面,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党中央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理清发展思路。抓好数字广西建设顶层设计,推动出台《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构建数字广西建设“一核双引一底四驱”总体思路,不断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监管、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等各项改革。
(二)严密组织体系,夯实数字经济组织基础。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示范带动数字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着力构建严密的党组织体系。一是强化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将数字经济产业组织建设统一纳入到“两新”组织建设体系,聚焦加强数字经济产业组织建设,依托园区、行业协会等功能单位,采取区域联建、行业组建、园区孵化等方式,不断延伸党组织触角,覆盖数字经济产业全过程、全链条、全维度,确保数字经济产业组织建设一贯到底。二是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和提升年行动为契机,以建强组织、发挥作用为目标,狠抓组织生活制度执行落实,扎实做好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筑牢基层基础、培优党员队伍。三是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实施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务服务“全链通办”、便民利企“微改革”等系列改革,13个“全链通办”主题集成服务套餐实现“一件事一次办”,28项“微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提速率70%以上,获国务院督查组肯定。
(三)促进深度融合,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将党建融入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构建“组织建在链上、人才聚在链上、服务抓在链上”的联动体系,切实将党建力量内化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打通数字经济产业绿色便捷发展道路。2022年,广西数字经济总量破9000亿元,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一是实施党建+“数据赋能行动”工程。整合区内数字资源、聚合数字产业优势,推动传统企业改造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在制糖、机械、钢铁等领域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深入融合发展。全区已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正在建设汽车、糖业、冶金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二是实施党建+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百千万工程”。以党建为“链”,增强数字要素配置,联合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建设“桂信融”平台,推进政务数据和企业数据融合应用,助力平台开发金融产品达142个,服务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金额超60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加快聚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数字经济园区加快建设,南宁创新研发、柳州智能制造、桂林电子制造、北海软件服务等形成特色,认定南宁、桂林、北海、柳州4个数字经济示范区。三是实施党建+“掌上政务”工程。建成“一朵云、一张网、一个平台、一系列应用”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智桂通”综办平台、数智人社、桂警通办、医疗医保、数字身份凭证、公积金、惠企政策、促消费等服务集成,持续优化“智桂通”服务,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在实体经济、政府治理、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激活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加强人才培育,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后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党建+人才”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就业链系统集成,充实数字经济市场基础。一是创新高端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搭台”、“校企”唱戏的全新模式,打造数字技术方面人才链,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引进一批数字化领域学科带头人、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参与数字广西建设。二是健全数字化人才培育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资孵”协同创新生态,推进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培养本土数字化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技能性人才;加强中国—东盟信息港鲲鹏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举办广西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广西人工智能大赛等,进一步加快市级分中心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孵化等服务能力。三是积极发挥党管人才优势。健全科学评价干部政绩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及时调整不适宜、不胜任现职干部,大力选拔使用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的优秀干部,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动力活力,形成高端人才汇集、创新活力奔涌的金字招牌,为广西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党建助推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数字广西建设,是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等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共同推进。从近几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各参与单位(机构)基层党建的作用发挥呈现总体向好的态势,但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的要求相比,与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党建政治引领功能发挥不够充分。一是党组织“把方向”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个别参与单位(机构)特别是一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生活抓得不够严实,一些支部活动甚至被干部职工活动和行政行为代替,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二是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仍然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和“两张皮”问题,就党建抓党建,务虚不务实,缺乏具体措施,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党建推动数字经济建设效果不明显。三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差距。面对互联网和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少数参与单位(机构)特别是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工作理念跟不上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其中个别党员主体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方法陈旧单一,找不准党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严重制约党建工作与数字经济建设的深度融合。
(二)党建统筹协调作用亟待强化。一方面,各参与单位(机构)党建水平参差不齐。数字广西建设涉及的参与单位(机构)多,机关、事业单位党建水平相对较高,党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做的比较好,但是部分企业和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党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力水平较弱。另一方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党建合力未能形成。数字广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众多参与单位(机构)在其中各自发挥作用,但是如何通过党建联建共建、共商共享,使这些单位“联”起来,拧成“一股绳”,合力共促数字经济发展的机制体制不够健全完善,各参与单位(机构)之间党建工作还存在单打独斗现象。
(三)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数字人才中党员占比不高。近几年来,广西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导向,全方位培养、引进数字人才,但是其中的党员人数偏少,不利于数字经济领域党建工作开展。另一方面,数字人才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官本位思维尚未根本革除,简单套用行政模式管理数字经济人才。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面临堵点、难点、痛点,既存在“不愿放、不敢放”等问题,也存在“接不住、用不好”等问题,导致用人单位的主体权责难以有效履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
三、党建领航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发挥党建在助推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凸显党建领航功能,需要强化问题导向,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牢牢把握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示范引领数字经济领域各级基层党组织不断强化政治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总结运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经验做法,持续加强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广西数字经济发展方向不偏、蹄疾步稳。二是切实抓好“两个覆盖”。按照“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原则,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有型覆盖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重点加强数字经济领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全区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年部署要求,不断强化党建工作在非公经济及社会组织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三是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提高“三会一课”质量,使党内生活庄重、严肃、规范,切实增强党员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二)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统筹协调,形成党建引领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以党建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实现党的建设与产学研同步推进为导向,加大党建工作的统筹力度,推动形成广西数字经济领域党建工作合力。一方面,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由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牵头,自治区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等密切配合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数字经济领域发展过程中各类“中梗阻”问题,着力打通业务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间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搭建共商共建共享平台。借力于广西数字经济发展各有关部门优势,探索建立党建联盟,着力构建“发展共商、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避免党建工作的单兵作战,切实让党建工作沟通“联”起来、合力“聚”起来、活力“动”起来。
(三)进一步强化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把骨干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思路,发展和壮大数字人才队伍。一是提高数字人才队伍中的党员占比。在数字人才引进工作中,注重引进党员人才;在现有的数字人才队伍中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把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精的优秀骨干吸收到党内来。二是强化人才双向培育。加强数字领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在数字经济专业技能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素养;注重选拔优秀业务骨干充实到党组织领导班子中。三是深化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育才聚才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科研领域放管服体制改革,不断调动专业人才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四)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方式创新,提升党建助力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果。锚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从作风转变、载体创新、党建信息化三个层面下功夫,把党建工作的成效转化为助力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效。一是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全面深化清廉广西建设,对标“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围绕数字广西建设的目标任务,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筑牢“马上办”意识,强化数字赋能,提高工作效能。二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加强对党建工作规律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着力找准党建工作与数字经济发展着力点和结合点,不断在拓展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党建活动载体等方面做足“硬功夫”,打好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组合拳”,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双向互动和深度融合。三是提升党建数字化水平。充分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运用数字化思维,坚持系统观念,从党的政治引领、组织管理、服务形式等方面创新探索党建工作云平台和数字平台建设,实现数字技术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文系机关党建“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专题调研行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