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建设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找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最新回答,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党的建设的理论探索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和文化依据。从党的历史实践来看,党的自我革命主要表现为: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和主题教育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开展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以保持党的纯洁性,及时扭转党的决策失误以保持党的正确性。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定位;理论;历史实践
在2015年5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勇于自我革命”的概念,强调要通过自我革命,直面各类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做好。在后来的多次重要会议或重要场合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出要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把深入开展自我革命看作党长期执政、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
所谓党的自我革命,是指由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把自身当作特殊的革命对象,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审视广大党员和党的组织,发现并清除党内存在的各类顽疾,敢于向党员身上存在的一切落后的、腐朽的、错误的思想革命,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头脑,以保持党的先进性;敢于向党的组织中存在的一切腐败的、犯罪的、丧失党性的党员革命,及时并坚决清除掉党员队伍中的毒瘤,以保持党的纯洁性;敢于向党的路线方针中存在的一切右倾的、“左”倾的、违背基本国情的行动革命,扭转党的错误决策部署,以保持党的正确性。总之,党的自我革命就是要通过党的自我审视、自我诊断、自我扬弃、自我整改来达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确保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一个坚强、正确、有力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一、党的自我革命的定位逻辑
从以下四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党的自我革命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定位。
(一)历史周期率与党的自我革命
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自我革命,必须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路径,这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关乎我们能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自我革命看作是新时代党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提升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针对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探索、新答案。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通过高举自我革命的利刃,时刻对党的肌体进行刮骨疗毒,祛除党内的病症和毒瘤,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正确性,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不出现大的问题,则中国的红色政权就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自然也就跳出了历史周期率所支配的怪圈。
(二)人民民主与党的自我革命
在延安“窑洞对”中,毛泽东给出了共产党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就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找出的两个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人民民主回答了人民与执政党的关系,确立了人民享有一切权力,执政党以为人民服务来换取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自我革命回答了执政党如何始终做到坚强有力的问题,通过自我革命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正确性,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来应对长期执政道路上的各类风险和挑战。这两个答案,一个从党外的角度来论述,一个从党内的角度来论述,互相补充、各有侧重、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保持执政党长期执政问题的回答和探索。
(三)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关系,指出:“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同时要面临的两项革命任务,必须同时推进。一方面,要通过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来进一步提升党的领导力、执行力,为领导和推进社会革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社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中的积极因素来促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入推进,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力的社会环境支持,从而达到两者紧密协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党的建设与党的自我革命
党的自我革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和提升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的前途命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离不开自身的各项能力建设,这就需要始终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发现毒瘤及时剔除、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坚持零容忍的反腐倡廉活动,制定出台系列党内法规,从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等重大党建活动,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表现,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形式。上述活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
二、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自我革命这一概念拥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政党,自身代表了整个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除此之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这一政党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具有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气。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政党需要“经常自我批判”,提出了“批评是工人运动的生命要素”等一系列党建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一个政党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是衡量其是否郑重的最可靠标准”。上述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均体现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备彻底的革命性和批判性精神,敢于自我审视、自我批判,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为今天的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党的建设的理论探索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理论支撑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对如何建设党有着丰富的论述,他提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毛泽东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看作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提出著名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多次提出要敢于自我批评、正视自己的错误、克服消极的因素。邓小平指出:“要通过整党,使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能经常开展。党内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能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改革开放后,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回答了面对新的历史阶段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从严治党的五条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党内腐败现象有所抬头,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引起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高度警觉。由此可见,敢于善于审视党内存在的各类问题,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是党的一贯作风,也是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基本经验,这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文化依据
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大一统王朝,各民族彼此进行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人共有的价值观,被后代传承。在中国的传统典籍中就出现了“革命”一词,如《周易·革·彖传》中记载的“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体现出在我国古代就有朴素的革命思想,认为符合天意和顺应民心的朝代更替就是革命。关于自我革命、自我反思更有着丰富的论述,如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均表达出朴素的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念。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等警句,也在提醒我们要注重内部矛盾,解决好内部的问题。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如今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内心,成为工作生活当中的一种价值导向。
三、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实践逻辑
回顾百年党史,能够看到党的自我革命三条清晰的实践脉络。
(一)加强理论创新和主题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
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创新,使党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在不同时期均有着先进的指导思想作引领。毛泽东率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充分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他结合自己的革命实践创造出一系列中国革命的新理论、新思想,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党的历代领导人根据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变化,不断总结形成了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不断开展党内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党内力量。党的历史上曾多次开展党内思想整顿运动或主题教育活动,如:1941年5月的延安整风运动,十八大以来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这些活动均由党中央发出号召并统一指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均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洗涤了党员思想中的杂质,进而保持了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
(二)开展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
在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在党的历史上,对腐败分子的处理一直是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的,在党内起到了巨大的警示和震慑效果。1928年原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王复元被开除党籍。1952年2月,原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刘青山和原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因为巨额贪腐被判处死刑。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同步推进,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周永康、苏荣、令计划等一批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因为腐败问题而落马,这些举动进一步清朗了我国的政治空间。二是推进党内制度建设。我们党是一个十分强调制度治党的政党,除了将《党章》作为党内根本大法之外,还通过建立门类齐全、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和党员行为,特别是在反腐倡廉方面的制度建设历史悠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加快了党内反腐倡廉制度的建设进程,如2015年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6年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2017年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2021年的《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等。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管住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极大地减少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进而保持了党的纯洁性。
(三)及时扭转党的决策失误,保持党的正确性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发现党的诞生和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斗争中逐步变强变大的,每当党和革命陷入困境时,党内总会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扭转党在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将党和革命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正轨。百年党史,这样的重大转折曾出现多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是八七会议。八七会议是全党的一次全面反思,不仅找出了党在大革命中的决策失误,还重新统一了全党思想,提出了正确的革命路线方针,将党和革命重新引向正确的道路,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和革命。二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在党和革命最危急的时刻召开的一次总结和反思的大会,在最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保留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希望,也标志着党正式走向成熟。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纠正了“文革”时期错误的路线,解放了全党的思想,推进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涉及全局性、根本性的伟大转折,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上述三次会议都深刻反思了党的决策和路线上的错误,均为党的事业开启了正确的道路,充分证明了党在危机时刻敢于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革命的崇高品质,使党不断保持自身的正确性。
(本文获2022年度全区机关党建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